青藏科考

任务七两项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文章来源 :
2021-03-15 14:48
分享 :

2021年3月12日,2020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由任务七核心骨干成员完成的“青藏高原中部中始新世湿润低地的亚热带“香格里拉”生态系统”(进展四)、“白垩纪琥珀揭示昆虫和介形虫的早期演化”(进展七)两项成果名列其中。两项成果均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的资助。

青藏高原中部中始新世湿润低地的亚热带“香格里拉”生态系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苏涛研究员、周浙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飞翔副研究员联合国、内外专家,深入研究了青藏高原中部中始新世湿润低地的亚热带生态系统。该项研究成果报道了青藏高原迄今物种最为丰富的新生代化石植物群,揭示高原中部4700万年前存在亚热带森林(图1),证明青藏高原在当时和北半球其他地区有着密切的植物区系交流,并且对北半球现代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有着重要贡献。此外,古植物证据结合模型模拟表明,中始新世青藏高原中部存在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具有一个海拔不超过1500米的东西向中央谷地,直到中新世才逐渐形成现在的高原。该成果为认识青藏高原主体在形成初期时的生物多样性面貌及其对全球植物区系交流的贡献打开了一扇窗口,也为探讨高原的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学依据。该成果于2020年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

白垩纪琥珀揭示昆虫和介形虫的早期演化: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基于缅甸克钦琥珀中的标本(图2),分析了阿纽蝎蛉科昆虫长口器的三维解剖学形态特征,并发现在白垩纪中期已出现至少5个科的长口器传粉昆虫,表明了白垩纪传粉昆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确认了黑帝斯蚁特化的捕食机制,并厘定了早期蚂蚁的演化历史;重建了克钦琥珀中介形虫的软躯体结构(包括巨型精子),将动物精子化石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上述成果为解释跳蚤起源,传粉和社会性昆虫以及介形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见解。成果于2020年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等上发表。

(任务七供稿)



1.jpg

图1:西藏中部中始新世蒋浪植物群部分植物化石照片(比例尺为1厘米)


2.jpg

图2:克钦琥珀中的具长喙的阿钮蝎蛉


论文信息:

1、Su T., Spicer R. A., Wu F., Farnsworth A., Huang J., Cédric D., R., Deng T., Ding L., Deng W., Huang Y., Hughes A., Jia L., Jin J., Li S., Liang S., Liu J., Liu X., Sherlock S., Spicer T., Srivastava G., Tang H., Valdes P., Wang T., Widdowson M., Wu M., Xing Y., Xu C., Yang J., Zhang C., Zhang S., Zhang X., Zhao F., Zhou Z.. 2020. A Middle Eocene lowland humid subtropical “Shangri-La” ecosystem in central Tibe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7(52): 32989-32995. 

2、Bashkuev A., Aria C., Zhang Q., Zhang H., Tang W., Engel M.S. 2020. Mouthpart homologies and life habits of Mesozoic long-proboscis scorpionflies. Science Advances, 5: eaay1259. 

3、Wang H., Matzke K., Horne D.J., Zhao X., Cao M., Zhang H., Wang B. 2020. 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giant sperm in Cretaceous ostracod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20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