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科考

重大工程扰动灾害及风险科考成果有效支撑川藏铁路规划建设

文章来源 :
2020-10-12 14:41
分享 :


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地形、地貌、气候和工程地质条件最为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线。线路穿越区毛垭坝盆地属高原山间河谷断陷盆地,总体呈NW向展布,地势较平坦,坡底海拔4100~4150m。由于川藏铁路桥隧比达到90%以上,因此该区是为数不多的适于明线穿越的区域,对于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助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影响力、促进各名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可研阶段,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既有交通走廊及生态敏感区分布情况,分别设计了从毛垭坝盆地北侧和南侧通过的北线方案与南线方案。

毛垭坝盆地北侧发育NW向延伸高陡斜坡群,坡顶高程5000m以上,平均坡高1000m左右,总体上坡度28~35°,理塘-德巫活动断裂沿盆地北侧自东向西通过,曾发育有一处规模较大的乱石包滑坡;而南侧地形较缓,斜坡相对高差较低,因此设计单位优先推荐南线方案。然而,毛垭坝盆地为无量河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南侧河流水系较多,水网密布,为湿地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南线方案实施将会对毛垭坝盆地水系造成切割,威胁无量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安全,存在较大生态环境风险。

按照国铁集团可研工作回头看的要求,为进一步判明毛垭坝区域地质风险情况,保障新建铁路川藏线雅安至林芝段毛垭坝选线规划、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国铁集团川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委托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九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祁生文研究员团队,对毛垭坝北侧斜坡的稳定性进行科学系统评价。研究团队通过遥感解译、InSAR监测、平硐、钻探、物探、槽探、数值仿真等综合手段,基于工程岩体强震动力响应及损伤灾变理论,查明了毛垭坝北侧斜坡群的基本地质特征、斜坡岩体结构、动力地质现象、断裂展布及活动特征等,评价了北侧斜坡群在重力、降雨、地震条件下的稳定性,认为北侧斜坡整体上在重力、降雨、地震等工况下可保持稳定,部分斜坡块体在地震极端工况下有失稳可能,预测了失稳情况下滑坡滚石到达线,建议北线方案调整至该线的南侧,即可显著降低地震等极端条件下滑坡滚石灾害风险,因此,认为新建川藏铁路毛垭坝段线路从北侧通过是基本可行的。

国铁集团组织专家对该研究进行了评审,评审专家认为:“……报告成果可以作为选线依据,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研究成果在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采用,近日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