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科考参加“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启动仪式
冰冻圈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退缩带来的影响已愈发显著。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沿海城市和岛屿国家的生存;冻土消融释放大量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冰冻圈变化还严重影响着生态系统平衡和水资源安全,许多依赖冰川融水的地区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为积极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冰冻圈退缩带来的显著影响,联合国大会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确立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将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冰川日,并宣布2025—2034年为“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着重强调迫切需要开展国际科学合作,以此缓解冰冻圈变化对生态系统、水资源安全以及全球气候稳定产生的深远影响。
2025年6月6日至6月10日,备受瞩目的“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官方启动仪式在法国尼斯隆重举行。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科研专家、国际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法国总统马克龙亲自主持启动仪式,他在致辞中深刻阐述了冰冻圈保护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呼吁各国携手共进,积极投身于冰冻圈科学研究与保护行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作为科学咨询专家组成员,应邀参加了此次启动仪式。姚檀栋院士的出席,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冰冻圈科学研究方面的雄厚实力和国际影响,也为推动中国科学家在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中的引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中国科学家正在深度参与“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5个纲领性政策文件中科学层面文件的制定,亚洲水塔冰冻圈是科学行动十年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启动仪式期间,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成员积极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UNESCO)组织的多场边会。这些边会围绕着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2025—2034年)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们聚焦于战略里程碑的设定,从短期目标到长期规划,详细探讨了如何在这十年内实现关键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同时,大家还就冰冻圈科学保护方案各抒己见,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冰冻圈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会议中,各方一致强调提升科学研究的关注度,整合全球科研资源,加速推进研究进展,有效应对全球冰冻圈相关的诸多挑战。
会议期间,姚檀栋院士及科考队员与UNESCO水科学司水文系统、气候变化和适应部门负责人Anil Mishra博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双方就中国科学家如何深入参与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计划的人员派遣及项目合作等关键问题展开了细致探讨。姚檀栋院士详细介绍了中国在冰冻圈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领域和丰富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合作思路和建议。Anil Mishra博士对中国科学家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未来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姚檀栋院士还会见了冰岛前总统、北极圈论坛主席Olafur Ragnar Grimsson先生。他盛情邀请中国科学家参与今年举行的北极圈论坛多项活动。北极圈论坛汇聚了全球众多关注北极地区发展和冰冻圈变化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是一个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姚檀栋院士与Olafur Ragnar Grimsson先生就未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及深入参与环喜马拉雅ATH国际计划等事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双方达成共识,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科研合作与人才交流,共同为全球冰冻圈科学研究和保护事业贡献力量。此次会面不仅为中国科学家拓展了国际合作渠道,也为推动全球冰冻圈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1 姚檀栋院士参与UNESCO边会讨论
图2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与UNESCO成员交流
图3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与冰岛前总统、北极圈论坛主席Olafur Ragnar Grimsson交流